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田草青青

离离田草,黄又复青。

 
 
 

日志

 
 

我的复习备课4: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  

2013-01-20 23:30:19|  分类: 原创命题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

设计:涴市中学  黄华斌

复习提示:1、熟练记忆基本的阅读知识。2、从阅读实例中掌握阅读基本规律和答题规范。

一、五种表达方式 

1、记叙是叙说和交代。

示例: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一般分为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示例: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一般是借景抒情)

示例: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4、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在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是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议论常常和抒情兼用。

示例: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5、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

示例:《看云识天气》

二、描写的方法

1、描写的方法按内容来分,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方法:这里运用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的作用。

示例分析:《风筝》开头两段和《羚羊木雕》第36段和《散步》。

2、描写按照表现的手法来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正面描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侧面描写)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示例:《荷叶 母亲》中的“荷叶护莲”的细节描写。

三、常用的修辞方法

1、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借代、设问、引用、反问、顶针等。

2、比喻的要求:两种本质不同事物,且具有相似性。带“好像”的不一定就是比喻句。

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记叙文、散文);通俗易懂(说明文中叫“打比方”)。

(答题格式: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的……特点。)

示例:《春》和《济南的冬天》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色彩斑斓的特点。

3、拟人的特点: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以人的生命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情感。)

示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运用拟人手法,“让”和“赶趟儿”赋予树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果树争相绽放的情景。

4、夸张的特点: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作用: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示例: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5、排比的特点: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和情感,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

(答题格式:这里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语势,突出……特征,更强烈地表达作者……情感。)

示例:“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势,突出春天到来时的一切事物的变得富有生机,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6、反复的特点: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作用: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

示例:《落难的王子》中“天哪,太可怕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7、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

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示例: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8、设问的特点: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的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9、对比的特点: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对比的作用:将……与……比较,突出了……特点。

10、双关的特点: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的作用: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示例:“联想”广告语。

11、顶真的特点: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

顶真的作用: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联系。

示例:诗歌《理想》

12、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示例: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四、记叙的顺序

1、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2、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事情发生发展过程来记叙,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3、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4、插叙是在顺叙的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相关的一段叙述(故事或回忆),再回到原来的顺叙上去。插叙的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背景、补充解释说明、推动情节向前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性格和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结构紧凑,更加完整。

示例分析:《风筝》是倒叙;《羚羊木雕》运用了插叙。

五、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1、欲扬先抑: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示例:《蝉》)

2、以小见大:(示例:《贝壳》《散步》)

3、对比: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示例:《行道树》和《蝉》《白兔和月亮》)

4、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反衬与对比的区别就在于“主次之分”。(示例《荷叶母亲》)

5、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示例:《紫藤萝瀑布》《夏感》)

6、借物抒情: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示例:《荷叶 母亲》)

7、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示例:《春》)

8、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处点示文章主题,在思路上呈现先叙事描写,再议论抒情。(示例:《荷叶 母亲》《走一步再走一步》)

9、记叙文中的表现手法还有侧面烘托、以动写静、托物言志、设置悬念、一线串珠、首尾照应等。

六、记叙文阅读其他知识和答题指导

1、怎样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等于主要内容(事件)+作者意图(主题),答题格式为:本文记叙了……,表达了(抒发了、揭示了、赞扬了)……

主要内容紧扣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材料组织有什么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3、怎样划分层次?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总分总(掐头去尾);按照表达方式由叙事到议论的变化分。

4、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怎样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

6、怎样分析品味文章标题题目?

可以从内容、主题、线索、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7、怎样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从内容上: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抒发感情、发人深省等作用。

从结构上: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等作用;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埋下伏笔等作用;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首尾呼应、照应标题、卒章显志等作用。

  评论这张
 
阅读(374)|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