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田草青青

离离田草,黄又复青。

 
 
 

日志

 
 

荆州日报:在健康课堂与和谐教育的路上奋力前行  

2012-10-22 00:24:51|  分类: 教育叙事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健康课堂与和谐教育的路上奋力前行

——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改革与发展一年纪录

通讯员:胡华香   本报记者:周玉

如果一个学生在校三年,只能通过课堂和书本获得一点知识,却没有关于母校关于老师的一点特别记忆;如果一个家长在等待学生的时间里,驻足漫步校园却没有值得欣赏的,没有可阅读可感受可思考的东西;如果一个教师团队长年累月耕耘在这里,没有形成一种共同的信念、自律、情怀和依赖,这样的学校,不会是一所好学校。

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松滋市宛市镇初级中学,正在按照这样的目标设计答卷。

课改: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遥远

“当我们发现几十年来的老办法已经无法朝前走下去的时候,就要想一想转弯。课改或许能为学校寻找到一线生机;不改革,死路一条!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遥远。

201110月,新任校长黄华斌在全体教师会上的“课改”动员令掷地有声。

观念产生行动,而最难变的是观念。于是,围绕“学生参与才是课堂效益”“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的主题,学校展开教师全员大讨论、大反思。暴风式、密集型的主题培训,让学校里课改的声音最响亮,课改的话题最敏感,课改的活动最丰富。

走出去,请进来。黄华斌校长亲自带领近50名教师远赴随州市历山三中、宜昌市分乡初中学习高效课堂。他主动拜师荆州市北门中学,选派6批教师到北门中学,培训教师60多人次。北门中学被老师们的真诚和执著感动,派出4名教师组成的课改专家团队“送教到校”,培训宛市中学全休教师,观课、上课,专题辅导、现场示范,吹响了课改的集结号。

学习,实践,反思,达标,创优。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在课改道路上执著的追寻。学校立足课改,形成了“每周三课一训”的校本研修新模式。课例分析、集中会诊,共同提高。一本本的文集,一份份的简报,一张张的学案,一叠叠的表格,一盒盒的档案,记录的是每一位投身课改的教师的足迹和心血。

课改需要氛围,舆论就是力量。黄华斌校长亲自执教示范课;主动培训辅导;写出课改报告数万字。每一次培训,他都要和老师们分享在观课和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并亲自为老师们修改参评的论文反思。他带领班子全员、全程、全科参与每一节研究课的观摩和评课。学校就是要用领导班子的奋斗与执著精神唤起教师参与课改、专业成长的冲动。这样,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少,参与的教师越来越多。

201112月,数学教师邓爱平在全镇提高质量大会上执教课改研究课,课改成果首次亮相让人耳目一新。20122月,黄华斌校长在全市初中教研工作会上面对全市初中校长执教语文课改课,一同展示的还有数学、英语、物理学科。201210月,数学教师丁小艳在荆州市高效课堂课题研讨会上执教数学课改课,受到充分肯定和热议。专家点评,涴市中学的课改,在这一节研究课里,已经展示示出了很有分量的成果。

健康课堂,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有热情,有自信;积极参与,主动展示,学会合作,共同进步。这样的课堂,自主合作展示为着力点以中考成绩为落脚点。我们相信,始于一次改变,或者,希望就在转角。

感恩:一所学校的文化主题

“一所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主题文化,有主题的文化,才能更深刻地影响人。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多年以后,他或许会说,我还清晰地记得……”

走进宛市中学,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伴随你前行脚步的,还有越来越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它的名字叫“感恩”。

教育需要信仰,学校需要精神。这种信仰和精神,刻录在学校“仰”“哺”和“善”三座主题雕塑上。“仰”是一种姿态,“实”是“仰”的根基;“善”是心灵之源,“哺”是“善”之行动外显。学校将“感恩”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将“崇善感恩”作为学生的首要品质。

走进高雅大气的“园中园”,这个投资30万元建设的“感恩”主题文化园,林木葱郁,玉兰花香,碧草如毯,凉亭石椅,错落有致,成为校园最为亮丽的风景。你会在耐人寻味的主题雕塑前遐想,你会在丰富多彩的感文化墙前沉思。学校匠心设计,始于“弘扬感恩文化,培养感恩之心”,终于“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内容上涵盖了“感恩父母的大孝”“感恩老师的礼仪”“感恩社会的博爱”“感恩人生的和善”“感恩自然的敬畏”“感恩祖国的忠诚”。它一线贯穿,有机地将孝道、爱心、励志、环境、生命、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突出“人”的发展。

学校以开放姿态办学,以包容的情怀育人。一方面,追求着师生相互欣赏、相互体谅、相互成全的教育,另一方面,探索着家校共育的教育。他们认为,教育不能一只腿脚行走,离开家庭的土壤,学生就会“营养不良”。学校的使命不只是培育学生,还要借助家长去影响社会。

走进校园,文化墙上两句话格外醒目:“真的爱孩子就要真的懂教育”“父母教育的成功就是孩子未来的成功”。学校高标准建设家长学校,以“教育之难,教育之重,教育之法”为主题,定期培训,经常交流,开放管理,主动纳言,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谅解和支持。20123月,荆州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张文政及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孙文一行专题到学校调研,对于家长学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学校也被授予“荆州市示范家长学校”称号。

今天,宛市中学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年内,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长易文慧三次视察该校,对学校的变化给予高度评价。全市义教均衡迎省检现场会在该校召开;多次接待兄弟学校的考察交流。我们期待着黄华斌校长和他的团队会用执著和努力成就一所师生向往的好学校。   

 

  评论这张
 
阅读(23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